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段时间没写博客,忙着应付各种课的考试、作业,还代表尼曼新闻中心在哈佛校园讲座,比如中国媒体怎么报道美国,更多是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我以前说过,中美关系一直是哈佛校园的热门话题。特别是2012年,两国都将有新的领导人上台,这势必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

不过今天我不想写那些硬邦邦的话题,想谈谈最近很有感触的一些经历。在犹如哈利波特魔法学校一般的哈佛千人大礼堂Sanders Theater里参加大师班学艺术。在尼曼温馨的小讲堂里听得普利策奖的幻想小说家读新作,在Harvard Hall听拉丁文教授讲古希腊战争史诗的英文版。觉得这才算是在哈佛最美好的一些经历。哈佛就是这么一个奇特的制造厂,培养商学院的学生让他们滚雪球般地赚钱;培养艺术家让他们在有钱人资助下不食人间烟火地创作精神食粮。

我怕是不能滚雪球了,所以尽量汲取点精神层面的东西。听艺术课时,总觉得整个人很飘,在一个无边无形的空间里随意移动。真正到了南非视觉大师William Kentridge的课堂上,不由自主地被他独到的想象力牢牢地定位在他的世界了。 他的一部叫做《煤矿》的艺术动画片,钻头不是普通的,而是煤矿主手中的咖啡壶里挤压咖啡豆的活塞。矿主就坐在床上,悠闲地喝咖啡、抽烟,活塞穿过他的早餐桌、床、地下室熟睡工人的脚底,向下,向下;穿过千百万年前的古化石,穿越岩石层,终于钻出黑乎乎、油亮亮的煤。

实际上在这部艺术片里,时间被缩短了,故事被浓缩了。现实中,矿主喝完了咖啡,要去矿工的聚集地,拉响上工的铃;然后矿工会出工,沿着矿井降到地下,一层一层发掘、开采,直到挖出煤来。他们可能掘出人或兽的骨头、也可能掘出别的东西,也许要经历很多时间才会找到煤。但艺术就这么大胆地把这个过程省略了,用更戏剧化的手法表现现实:养尊处优的主人,在黑暗世界里工作的工人,沉睡了万年的煤矿。 这一切用一个咖啡壶就这么简单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趣的是,2010普利策得主、幻想小说家 Paul Harding的Tinkers也用了这种“瞬间转移法”,他写了一个钟表匠临死前在床上回忆他和患癫痫症的老父亲艰辛的一生。本来只有一个特定的场景──一个躺在床上垂死的钟表匠,但整部小说却引出了千年前历史,他身边错综复杂的人物,他们的前世今生,每个人的情感和命运,一个地下世界的故事。时间、空间和人物在瞬间就完成了变换。但每一次变换都是如此的自然,就像你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一样。

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能像哈佛这样,在一天、一周、一年让你走马观花似的领略全球艺术大师的独到风采。这个时候往往只想深吸一口气,静静地感受脑中思想火花的碰撞,想把时间永远定格那一刻。

话题:



0

推荐

巫楠

巫楠

16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北京记者,2011-2012年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学者,亲身记录哈佛校园的奇人轶事,解释哈佛精神的社会和人文影响力。

文章